3 月 26 日晚,追觅孵化的机器人公司“魔法原子”举行了主题为“原子双生”的 2025 场景战略发布会,发布会上带来了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的新进展,魔法原子还首次推出了端到端“原子万象”大模型,从硬件到解决方案都在为机器人“落地”各种应用场景做准备。
硬件更完善、强调多场景服务能力
人形机器人和四足机器人带来新进展
在人形机器人方面,去年底魔法原子曾经发布过人形机器人在工厂实训的视频,在这次发布会上,魔法原子表示旗下的人形机器人已经从最早的视觉识别、位姿估计和轨迹规划这样的经典技术路线进化到采用快慢双系统的端到端技术路线,通过强化学习和模仿学习,现在的人形机器人已经有了更强的运动能力,持续跑步速度已经能到每秒 2 米。
现在的人形机器人无论走路还是跑步姿态都更趋于仿人,并在奔跑状态下对跑道、马路或者山坡和草地等多种环境地形都能适应。魔法原子还为人形机器人报名了今年 4 月北京的机器人马拉松比赛,这会更直观地体现人形机器人的能力。
从接下来的产品路线看,人形机器人将在多种场景下承担工作岗位,发布会上就展示了人形机器人进行停车场交通疏导、汽车门店导购以及代替餐厅服务员、美发工作人员等工作,这还只是在商场这一个大类下能做到的。按魔法原子宣布将启动的“千景共创计划”,围绕人形机器人落地,公司将拓展 1000 家合作伙伴,打造 1000 个应用场景。
这也基于人形机器人本身的特性和能力。这次魔法原子介绍了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身高为 174 厘米,通过视觉语言大模型能力,它能识别和分析用户特征,并基于相关信息预测用户偏好来提供对应服务。而通过搭配自研灵巧手,它可以调用不同的工具来满足用户需求。
这次一起亮相的还有四足机器人,它主打的是情感交互和多场景服务能力,通过搭载魔法原子自研的情感交互系统,它能实现语音、视觉、触觉等多模态交互,以及具备跳舞、空翻等动态技能。它将向宠物犬、导盲犬方向演进,也可以期待它能承载更多的智能。
从“能理解”到“能行动”
“原子万象”大模型首发
发布会上魔法原子总裁吴长征透露了人形机器人的量产计划,他预计今年将有 400 台人形机器人进入工业和商业场景。而除了硬件上在做好准备,这次魔法原子还发布了公司首个具身智能大模型“原子万象”,也在为后续的大规模落地提供软件和应用上的支撑。
“原子万象”构建的是快慢双系统的组合,其中基于动作专家模型的“快系统”能响应环境变化,保障机器人各部位快速适应环境,而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慢系统”则负责理解复杂环境,并规划长期任务。两个系统的协同能在端到端框架中实现人形机器人在空间智能、语言智能和行为智能的有机统一,乃至在各种垂直场景下实现自主规划和自主作业。
加上“原子万象”还具备深度场景理解能力,它能精准处理语言逻辑、视觉信息及动态环境参数,同步生成实时运动指令。而通过模拟人类认知模式,系统将赋予机器人多维思考路径、持续学习机制与类人行为范式,这指向了智能体自主进化的方向。
这背后,魔法原子和追觅的战略合作不可或缺,双方在通过持续采集生产环境中的真实数据,还原真实世界的物理交互,来对大模型进行持续训练和优化,从而让人形机器人从“能理解”进化到“能行动”。
应用端的普及与否将决定人形机器人的未来。在追觅工厂,魔法原子人形机器人已经开始在参与物料搬运、产品检测、点胶等工序,按照吴长征的介绍,人形机器人在工厂参与点胶工位的工作,三个月下来,成功率和效率提高了几倍,体现出非常大的应用潜力。
而对于四足机器人来说,代替导盲犬正在进行中的可能的改变,这次发布会最后的彩蛋就是魔法原子透露了全新项目“光引 001”,这就是要基于四足机器人的多模态交互能力,打造出提升视障人士出行便利性的机器人解决方案。
相比传统的导盲犬,四足机器人不仅同样可以适合不同场景,并通过实时感知复杂环境来引导视障人士进行避让,而且凭借视觉和语言等全方位感知交互能力,它能帮助视障人士在货柜前挑选饮料,或者在甜品店下单甜品并完成扫码支付,这样由科技带来的种种变化,将会让视障人士的生活变得完全不一样。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