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7 日,为期一周的 2025“钟表与奇迹”日内瓦展正式落幕。从过去的双展闪耀,到现在基本上是一家独大,各家品牌基本不用再操心营销费用和精力怎样分配的问题,安排好这一波展会就足够。
除了常规的推陈出新,今年还是不少品牌的周年——包括江诗丹顿和真力时在内,多家有着悠久历史的品牌都迎来了“逢十”的里程碑,这样重要的时间节点自然是讲情怀、秀实力的好机会,多家品牌为此都准备了重磅新品,它们为今年“钟表与奇迹”日内瓦展增添了更多亮点,也标志着各家品牌接下来一系列庆祝活动的正式开启。
270 周年庆的江诗丹顿打造了有史以来最复杂的腕表
江诗丹顿的 270 周年庆无疑是今年表圈的大事件,品牌在日内瓦公布了今年的年度主题“The Quest 臻途”,回望了这段绵延 270 年的传奇之旅。而在今年的庆生典藏新作上,江诗丹顿也直接展示了品牌在复杂机械功能、微绘技艺等制表艺术不同要素上的技艺积累。
其中最展现硬实力的表款是 Les Cabinotiers 阁楼工匠 Solaria 超卓复杂功能腕表,它非常夸张地配备了 41 项复杂功能,堪称有史以来最复杂的腕表。
这 41 项复杂功能中,比较特别的包括将 5 项罕见天文复杂功能融于一体,其中的天体时间追踪还是全球首创。另外它拥有创新的西敏寺钟声三问报时功能,江诗丹顿为这项功能申请了 7 项专利(整枚腕表有 13 项专利)。
所有这一切复杂功能都浓缩于一枚正常尺寸的腕表中。它的白金表壳直径 45 毫米,厚度也只有 14.99 毫米。这样的尺寸得以实现的背后,江诗丹顿研发的 3655 自制机芯功不可没,机芯采用双面设计,时间、万年历、月相显示、天文显示、计时等显示合理的分布在了双面表盘上。
这枚腕表由 1 位制表师耗时 8 年独立完成,仅限量 1 枚。
同时也有三款 Les Cabinotiers 阁楼工匠 Tribute to Tour de l'île“致敬日内瓦钟声”腕表,它们展示了江诗丹顿工艺大师卓越的艺术工艺。它们都配备 40 毫米金质表壳,表盘上演绎了日内瓦 Tour de l'Île 钟楼——江诗丹顿曾于 19 世纪在此设立工坊,它如今也是日内瓦的一个地标。
其中第一款采用了大明火微绘珐琅工艺,第二款结合了机刻雕花和大明火珐琅工艺,第三款则用了手工雕刻工艺。这三款也都是孤品。
除此之外,江诗丹顿还带来了搭载全新品牌自制 2162 QP/270 机芯的 Traditionnelle 传袭系列陀飞轮万年历腕表。
还有三款 Traditionnelle 传袭系列镂雕腕表,它们分别配备了万年历和逆跳日历、陀飞轮和逆跳日历、全日历和月相功能。
江诗丹顿还一并推出了展现品牌标志性简约优雅美学的 8 款限量腕表:Patrimony 传承系列和 Traditionnelle 传袭系列各 4 款,它们的表盘都加入了灵感源自马耳他十字的装饰图案,机芯加入了特殊纹样润饰和 270 周年纪念标识,为经典款增添了一份特殊的仪式感。
真力时的 160 周年庆,以“真力时蓝”和传奇机芯为主角
创立于 1865 年的真力时今年迎来 160 周年庆,品牌整个宣传围绕标志性的“真力时蓝”(Zenith Blue)展开。除了我们之前介绍过的三款蓝色陶瓷计时码表,真力时还推出了全新 G.F.J. 创始人系列,当中的“G.F.J.”是品牌创始人乔治斯·法福尔-杰科特(Georges Favre-Jacot)名字的缩写,以此致敬品牌历史的开端。
腕表搭载了真力时的传奇机芯 Calibre 135,这款天文台精密计时机芯由制表师厄弗雷姆·乔宾(Ephrem Jobin)研发打造,曾在 1949 - 1962 年间推出过两个版本,分别是商用型号 Calibre 135 和专供天文台精密计时竞赛的典藏版本 Calibre 135-O,后者曾获得 235 项精密计时大奖,这也是一个纪录。
这次为献礼品牌 160 周年,真力时重塑了这枚传奇机芯,新版机芯继承了原版的尺寸、外观和结构,同时又注入了新的技术和材料,提高了效率、稳定性和精准度,动力储存还从 40 小时提升到了 72 小时,更加实用了。
而就腕表本身来说,它采用表径 39 毫米的圆形铂金表壳,搭配阶梯式表圈和弧形阶梯式表耳,并有缎面和抛光打磨交替处理的饰面效果。表盘外圈润饰以玑镂砖纹图案,搭配白金刻面时标,分钟刻度圈装饰了 40 颗手工镶贴的白金珠粒,表盘中央则采用了深蓝色青金石,并以金色黄铁矿石点缀,小秒盘是珍珠母贝材质。
多种材质与工艺的组合,呈现出非常细腻的视觉效果。无论尺寸还是奢华又内敛的气质,也让它成为一块非常靠谱的正装表。真力时还为它配备了深蓝色鳄鱼皮、黑色小牛皮和“真力时蓝”Saffiano 小牛皮共三款表带,此外也支持按需选配七排式铂金表链。腕表限量 160 枚。
罗杰杜彼迎来 30 周年,以复杂技艺来致敬品牌初心
新时代的制表品牌这边,有 Roger Dubuis 罗杰杜彼迎来了创立 30 周年的里程碑。品牌带来了两款庆生腕表,它们都致敬了 1995 年推出的首款 Sympathie 系列腕表以及它所使用的首个双逆跳显示专利。
一款是王者系列双逆跳日历腕表,它将当年 Sympathie 腕表的许多细节融入在了王者系列的框架下。它采用 18K 玫瑰金表壳,表径 40 毫米,珍珠母贝材质表盘采用了对称设计,左右分别显示双逆跳刻度,3 点和 9 点钟的镂空设计将双逆跳机制清晰呈现在大家面前,而 6 点钟位置是小秒针视窗,12 点钟位置印有品牌经典字体的“BIRETROGRADE CALENDAR”(双逆跳日历)字样和日内瓦印记。
它搭载 RD840 机芯,拥有 60 小时的动力储存。
另一款是限量 8 枚的王者系列超卓复杂功能腕表,它致敬了品牌创始人对复杂功能的痴迷。它配备 45 毫米玫瑰金表壳,搭配镂空表盘,搭配可替换式 3D 立体棕色小牛皮表带,更凸显系列的美学风格。
它的机芯是 RD118,整合了万年历、三问报时和自动陀飞轮三项复杂功能,并结合了回归初心的双逆跳设计,它有 60 小时的动力储存,也有日内瓦印记认证。
Big Bang 系列诞生 20 周年,宇舶表准备的纪念套装很惊人
HUBLOT 宇舶表在今年迎来 Big Bang 系列的 20 周年庆。Big Bang 的美学风格独树一帜,推出当年就获得了 2005 年日内瓦高级钟表大赏(GPHG)“最佳设计奖”(Design Watch),现在它不仅是宇舶表最具标志性的系列,也是被各种“模仿”的对象。
今年宇舶表推出了非常丰富的新品来为系列庆生,最重量级的是一套 20 周年纪念版孤品套装,它的售价高达 855.5 万元(100 万瑞士法郎)。它包括五款腕表,突显了系列在材质创新和复杂功能上的积累。
其中有全透明蓝宝石打造的 Big Bang 自动上链陀飞轮腕表和水蓝色的 Big Bang 陀飞轮计时码表两款蓝宝石腕表,还有红色陶瓷的 Big Bang 自动上链陀飞轮腕表、黑色雾面碳纤维材质的 Big Bang 大教堂三问陀飞轮计时码表,以及蓝色 Texalium 材质制成的 Big Bang Integrated 一体式大教堂三问陀飞轮腕表。
而从 2016 年推出首款以蓝宝石材质打造的 Big Bang 腕表以来,蓝宝石也成为了 Big Bang 美学语言中重要的一部分,宇舶表这次也打造了一套 20 周年纪念版“蓝宝石大师”腕表套装。
套装包含五枚 Big Bang MECA-10 腕表,它们分别以透明蓝宝石、水蓝色蓝宝石、深蓝色蓝宝石、紫色蓝宝石及荧光黄 SAXEM 材质打造,表壳直径都是 44 毫米,并首次在蓝宝石表壳中搭载了 MECA-10 机芯。这一套的售价是 442.2 万元。
同时品牌还推出了全新 Big Bang Unico 水蓝色蓝宝石腕表。水蓝色是宇舶表在蓝宝石色调研发上的最新成果,前面两个收藏级套装中也都包含了最新水蓝色蓝宝石打造的表款。
这款 Big Bang Unico 水蓝色蓝宝石腕表的表壳直径为 44 毫米,搭载了 MHUB1280 UNICO 表厂自制自动上链飞返计时机芯,动力储存 72 小时。腕表限量 50 枚,公价 100.5 万元。
推出 Quattro 技术 25 周年,萧邦继续展现 9 天动力的魅力
萧邦今年也有一个里程碑,那就是 Quattro 技术问世 25 周年。
2000 年,首款 L.U.C Quattro 腕表亮相,它搭载了萧邦制表工坊研发的第 2 枚机芯 L.U.C 98.01-L,其中运用了独创的 Quattro 技术。通过两两成对叠置的 4 个发条盒(发条全长达到了 1.885 米),萧邦将机芯的动力储存提高到了 216 个小时(足足 9 天),这对品牌甚至整个制表界来说都是一项重要的创新。
为纪念 Quattro 的 25 岁生日,萧邦带来了 L.U.C Quattro - Mark IV 腕表,它的表壳采用玫瑰色 18K 金或铂金打造,直径 39 毫米。黄铜表盘有着粒纹磨砂质感,6 点钟位置集合了小秒针显示和日期显示,气质相当优雅。
它搭载的是 L.U.C 98.09-L 机芯,相当于是 L.U.C 98.01-L 机芯的进阶版,动力储存显示移到了表桥位置,也给背透带来更多的观赏性(而且毕竟 9 天的动力储存,意味着也不太需要经常关注剩余动力……),也让整个表盘更加简约。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