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成都太古里,看看这些品牌把“首店”都开在了哪里

在很长一段时间当中,人在成都的同学们可能都习惯了一种约朋友的方式,那就是“到太古里”。2014 年 10 月底成都太古里(当时叫“成都远洋太古里”,在今年完成更名)亮相,它很快改变了成都的商业格局,也深入影响了成都人的生活方式。

延伸阅读:回顾我们此前对成都太古里的周年报道
《成都远洋太古里四周年:那些改变的和不变的、看见的和看不见的》
《成都远洋太古里两周年大盘点:一个商业综合体定义一座城市的方式》

早几年的成都太古里和旁边的成都 IFS 一起成为大品牌的聚集地,成为品牌选址抢破头的“宇宙中心”,能在太古里开店甚至成为了一种指标。而这里也一度集中了全成都年轻人和消费群体,聚集效应形成一个正向飞轮,这也让城中心的其它商业项目完成了一轮大洗牌。

但到最近几年,随着商业市场的流动,成都太古里“一家独大”的情况开始发生变化。

即便太古里仍然保持了不错的业绩,商户也保持了水准,但同时我们也不难发现,越来越多品牌选址正在摆脱太古里圈定的范围和制定的规则,而开始以更自主的方式落脚来和本地人群沟通,一些非标商业也正在成为年轻人们新的热门目的地。

这样的变化也是相辅相成的,年轻人们选择远离游客扎堆和充满乌七八糟所谓“街拍”的太古里,而去到更有趣的非标商业或在地街区;一些有着同样追求的品牌也选择在看似小众的环境当中来表达自己,这也反过来吸引了更多年轻群体离开太古里。

这次我们就来看看,在过去这一年有哪些地方开始崭露头角,或者已经获得了相当高的关注度和讨论度。以及都有哪些品牌把自己的“首店”或重磅店铺开到了这里。

01
祠堂街艺术社区

作为今年成都今年最受关注的城市旧改更新类商业街区项目之一,规划和打造了 4 年的祠堂街艺术社区在今年正式亮相,这个位于市中心人民公园旁边的街区由原始院落古建修缮改造得来,它自带浓厚的成都风味,也完全紧扣了近几年热门的商业概念,那就是在地文化属性。

这里开出了木木美术馆,开馆首展就是“坂本龙一 | 一音 一时”,这已经给足了我们前去的理由。而即便整个祠堂街艺术社区面积并不大,能够承载的品牌并不多,但已经落脚的品牌或者店铺级别都份量十足。

观夏(西南首店)

这间被命名为“观夏蜀馆”的门店是观夏在西南地区的首家门店,它的开业备受关注,同时它也让祠堂街的改造项目迅速被更多人所知。

观夏选址本身就热衷于城市当地独栋古建,这和品牌独特的文化概念有关,这次祠堂街的空间也让观夏打造起来游刃有余。店铺有两层,一层是品牌经典香水和香氛的陈列区,二层则被打造成了一个生活方式空间。整体非常闲适。

Patagonia(西南首店)

这是又一个备受关注的品牌在西南地区的首家门店。Patagonia 本身在户外圈就大名鼎鼎,而此前创始人宣布放弃公司,“把公司交还给地球母亲”的举动也让品牌获得了出圈的影响力。

Patagonia 在成都也选择了祠堂街,这其实也直接抬高了祠堂街的规格,专门奔着 Patagonia 去祠堂街看看的同学不在少数。而复古小洋楼搭配梧桐树街道,会不会让你想到上海东平路?这就是 Patagonia 想要呈现的样子。

MISBHV(全球首家旗舰店)

比较近开业的是波兰设计师品牌 MISBHV 的门店,它在 11 月初亮相。品牌以独立高街风格吸引了一批年轻受众,在这之前它只在深圳万象天地做过快闪,以及入驻过上海等地的买手店,而这次在祠堂街亮相,直接就是全球首家旗舰店的规格。

值得一提的是,MISBHV 还是个双店组合,同一个院落中,前面是 MISBHV,穿过中间的天井,后面是买手店 ENG。这里也成为新晋的潮人扎堆的地方(中间的天井简直就是天然的派对舞池),最近水原希子也过来了一趟。

长期来看,祠堂街还能给我们更多的想象,这里有着独特的街区氛围和个性的品牌分布,同时它也身处成都本地人日常的生活范围。不少同学会对接下来入驻这里的品牌有所期待——其实铺面也不多了,Aesop 成都首店选在太古里真是相当无聊,接下来适合祠堂街的,或许是蓝瓶咖啡?

02
成都 REGULAR 源野

经过了几年运营,REGULAR 源野保持了口碑。它是目前为止成都创新非标商业和所谓“美学商圈”概念的最好代表,事实上,很多同学通过它才直观感受到“原来商业可以这么做”。

这个位于大源中央公园的地下商业社区尽管纯商业面积并不大,但却以优秀的审美和氛围场景,集合了一批优质生活方式代表的独特品牌。同时它也极大程度地筛选了受众人群,毕竟如果不是慕名前去,即便走到面前,可能也发现不了在地下会有这样一片有趣的区域。

面包会有的(西南首店)

这是 REGULAR 源野开业时第一批对外营业的品牌,有袁弘和张歆艺投资背书,同时它占据主入口第一家铺位,给项目做了很好的生活方式定调。来到门口你基本可以想象一种属于成都的生活——阳光极好的早晨,来一个可颂加一杯热拿铁,慢悠悠吃完,再开启这一天。

An Ko Rau 安高若(西南首店)

这个素然集团旗下的轻户外运动品牌在上海已然是一度火到成为“Citywalk 街服”,而它选择在这里开出西南首店,也非常符合品牌以及公司团队的气质——当然也和本身地处公园、自带的户外休闲氛围相吻合。

MRS(城市合伙人店铺)

这个著名的充气艇品牌也把店铺选在这里(在内部中央的公共空间 gregarious 区域),这个倡导可持续环保加追求自由奔赴山海户外的品牌选址也非常有趣。品牌显然不需要传统且无意义的大规模人流,针对小众细分市场、能和忠实的社群伙伴深度互动就已经足够。

Tagi.(西南首店)

生活方式小杂货品牌 Tagi. 早期通过一系列爆款手机壳在社交网络走红,来到成都后,Tagi. 一开始以快闪方式在 REGULAR 源野营业,生意一度火爆到货品清空的状态,随后品牌在这里开出了长期店。REGULAR 源野的生活方式概念和好审美场景跟 Tagi. 也是彼此契合。

虽然 in the PARK 11 月底关店让不少粉丝感到遗憾,同时整个 REGULAR 源野也在新一轮品牌调改中,但它在大家心中保持了清晰的定位。相比大多数商业地产都几乎把经营压力写在脸上,REGULAR 源野团队给人的感觉倒是不慌不忙,似乎“无欲无求”——这和 REGULAR 源野本身呈现的气质也保持了一致。

这里也并不只是小众品牌集合,一些传统奢品在这里也带来过漂亮的打造,2022 年底 KENZO 带来“花样制燥”派对,大片区域被花朵元素覆盖,这可能是近几年在成都商业品牌与在地街区融合得最好也最漂亮的一次。

03
麓镇

坐落于“老钱”和“新贵”集聚的麓山生活社区,有着托斯卡纳风格欧式小镇的场景,麓镇在去年进行了街区商业改造,今年以新雨街为起始逐步重开营业。

虽然相对于传统的城中心,麓镇是远的,但如果本身人在南门就还好,以及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不用去“扎堆”,任何维度的“远离中心”本身可能就充满吸引力。

Grid Coffee(西南首店)

在北京大火的 Grid Coffee 今年 10 月底来到成都,首店选在麓镇是让不少同学感到意外的,这也给了很多同学前来麓镇探索的理由。

在麓镇的这家 Grid Coffee 有着非常漂亮的店铺设计(本身就成为了打卡点),同时提供了手冲放题式咖啡体验,这类似于咖啡自助——吧台咖啡师按豆单顺序循环冲煮 4 款咖啡豆,进入放题体验区时喝到哪款豆子全看缘分,这样的灵感源自日本 omakase。

M Stand(全国首家复古剧院旗舰店)

同样凭借店铺设计成为打卡点的还有 M Stand。虽然不是首店,但麓镇这家 M Stand 以欧式复古古堡剧院形象在短时间中收获了社交平台上大量“自来水”。店铺有相当多拍摄角度,即便 M Stand 在成都已经完全不新鲜,但慕名来这家店的同学仍然不少。

除了两家咖啡大店,麓镇今年还有 A4 美术馆新馆亮相,餐饮则有“黑珍珠”的银芭 1986 等,要吃要喝要玩都没问题。

其实对于不太了解的同学,也很容易把麓镇、麓湖、麓坊等理解到一起——这样的话当中还有“荒野之国”等明星目的地,这会是一次城市“微度假”之选。

04
L'EST 城市补完计划

即便是在城中心,也不是一定要去太古里的——紧挨着太古里的东顺城南街今年也成为一个小众范围里的热门目的地。

作为城市更新商业项目的组成部分之一,除了单侧街道,项目重心区域还有正在围挡中的街区楼栋部分。目前街道商业部分已经逐步开放,“药厂”三店、INVISI 三店(刚刚结束的 AMI 快闪咖啡店企划也让更多同学专门来打卡这家店)、意识浓缩等店铺已开放营业了。

Alimentari Grande(西南首店)

说起来,我们把 L'EST 城市补完计划单拎出来讲,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招商抢破头的 Alimentari Grande 西南首店最终开在了这里。

这个在上海火了好几年的意式餐厅(能持续火好几年在上海其实相当难得)擅长打造不同概念,而这次选址也非常奇妙——就地理位置而言,步行 1 分钟拐弯就是太古里,而租金却远比太古里便宜。同时品牌在上海开店全是街铺形式,这次在成都也延续了同样自由随性的城市街铺风格。

TIENSTIENS 将将(西南首店)

这里还有另一家西南首店是 TIENSTIENS 将将,这个来自北京的网红法甜品牌够好吃,也足够好看。成都的同学们不必专门去三里屯或者阿那亚才能享用了。

虽然有“L'EST 城市补完计划”这样一个名字,但可能街区位置或者某个具体店铺会更加深入人心。成都本身也不断有街区火起来,从镗钯街到望平街,现在有祠堂街和东顺城南街,很多同学心中成都的理想生活,当然从来就不在传统的商场里,而是在这些街头巷尾当中。

05
东郊记忆

别忘了还有东郊记忆。虽然项目已经有超过 10 年时间,但随着近几年的调整,这个商业体量 210000 平方米的园区焕发出全新生机(也和旁边被大家昵称为“国际杉”的杉板桥区域相辅相成),它已经悄悄成为年轻潮人新的聚集地。

Brandy Melville(西南首店)

话题十足的 BM 选择在东郊记忆开出了西南首店,门店面积 900 平方米,这也是品牌在上海安福路和北京工体后中国内地第 3 家门店。“BM 风”的影响力不用多说,不少女生就为了 BM 专门来东郊记忆。

1807 CORP(概念总店)

作为从成都“走出去”的本土潮牌代表,1807 在东郊记忆的是品牌“概念总店”,两层楼的空间,一楼不仅有品牌服饰陈列,还提供了咖啡区域,二楼则是团队办公区域乃至录音室。即便尤其今年 1807 在全国多个城市都开了首店,东郊记忆这里仍然算是大本营级别的存在。

PIN SKTBS(全国首店)

成立于 2016 年的国内街头品牌 PIN SKTBS 把全国首店放在了东郊记忆,品牌有着自己的群体,和不少品牌的联名碰撞也进一步扩大了影响范围。

除此之外,东郊记忆全国级别的“首店”还有 ARTE 全沉浸式美术馆和蜀宴赋这些,本土品牌 Candymade 这些店也很好逛,包括东郊记忆的星巴克也是内地不算多的特色店,而几个演出场地每逢演出就是无数年轻人从四面八方赶来。这些才是属于成都年轻人的生活。

改变已经在发生

太古里不再是唯一的去处,甚至于“不是一定要去太古里”,这样的改变已经在发生。

从过去几年的“宇宙中心”,到近两年逐渐分流,这是一个正常的过程。追求大牌齐全现在有 SKP 可以去(爱马仕和 CHANEL 几家晚开或还没开的情况下,成都 SKP 预计 60 亿左右的首年销售额还挺不错),而作为闲暇时逛街和日常生活的去处,则有更多街区、社区商业或非标商业正在成为更好的选择。

现阶段的各类品牌,但凡有点追求和创新,选址思维已经不再是单一跟随传统商业布局,而是放开到有独特氛围的城市街道,以及理念、价值观一致的非标商业。尽管非标商业并未有一个明确定义,但它们独特且具体的精神内核是清晰可感知的,这意味着它们会有非常明确的受众,双方会相互促进,互相成就。

三观契合互补、能放开束缚按自己想法打造独特理念,让品牌会更热衷于跳出正统商业项目制定的那套逻辑。而从项目方角度说,非标商业没了大集团标品的强硬管理,更灵活,配合度也更高。和品牌共创出一个概念,并给到最大力度的配合,是非标商业最爱做的事。

就像太古里的崛起“卷”死了天府广场、总府路、春熙路的一众商业,“新势力”的抬头、消费理念的变化又开始分流太古里。商业一直在流动,作为一个消费者、一个观众、一个生活在城市中的人,我们的身边变得更多元更好玩,何乐不为呢?

评论提交成功!通过后将出现在下方评论区。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