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在服务、AI、车机和健康,今年 OPPO 开发者大会强调了这些进展

吴诗源 // 2021年10月27日 21:58

今天上午,OPPO 开发者大会(ODC21)在上海开幕,这是 OPPO 一年一度面向开发者和合作方的大活动。在开幕环节 OPPO 带来了多条业务线的进展和相关数据,同时这次 OPPO 推出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泛在服务”,并介绍了车机、“小布助手”以及健康等业务。

这次活动上 OPPO 研究院院长刘畅提出了下一代生态势能公式“N.E.PE”,这当中的 T 是 OPPO 主导的软硬融合技术,S 是多维场景,O 代表全链路运营(S 和 O 实际上是开发者通过 OPPO 的技术能力和用户产生联系的纽带)。

而 i 是 OPPO 主导的 AI 能力,这能让开发者价值指数级扩大,从而帮开发者在计划、构建、开发、调试、测试、发布、运营等全流程当中进行效率提升——OPPO 也通过这一公式定义了开发者和平台的角色和关系。

这次 OPPO 提出了希望通过强大的感知交互能力和计算决策能力,围绕人的生活场景和行为习惯,构建以用户为中心的“泛在服务”体验。具体在体验中,这会让人和设备之间的互动更加自然无感、虚拟和现实更加融合、多设备更无缝的互联互通。为此 OPPO 的 ColorOS 会基于 Android 平台在感知和计算两大领域进行重点技术布局和能力开放。

现场举的例子比如 Omoji,这就是基于 OPPO 的 AI 算法和深度学习模型来实现的;也包括 OPPO 带来的光线追踪技术,它基于 Vulkan API 在移动平台实现了原型开发,预计到 2022 年上半年,OPPO 就将在支持光追技术的手机设备上提供开放能力接入(不仅是游戏,光追技术可以应用在影像滤镜、AR 乃至 3D 动态壁纸等很多环节)。

这次开幕活动虽然只是 1 个半小时,但是有非常多新方案和新方向被公布。首先 OPPO 推出了面向性能功耗优化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异构计算。这项技术一方面从驱动层为全量服务提供 CPU 多核多线程能力,另一方面它为开发者提供了开放接口,可以调用硬件的多个处理器。

同时 OPPO 正式推出了 OPPO 智行(OPPO Carlink),这是一套包括软硬件、从技术能力到服务应用的跨终端、全场景的系统出行解决方案(也包括了两轮电动车和四轮汽车等各种形态)。这套方案的车机互融能力会做开放,并吸引硬件、应用等多个领域的合作伙伴加入。据 OPPO 方面介绍,目前 OPPO 智行已经有超过 70 家的合作厂商。

在 OPPO 的 AI 语音助理“小布助手”方面也有很多变化,它将从手机语音助手升级为“多终端、多模态的对话式智能助手”,“小布”也会作为 OPPO 全新孵化的新 IP 单独出现。

包括 OPPO 还发布了小布虚拟人,“她”基于“小布助手”的 AI 能力并涵盖了视觉、语音、自然语言处理等多模态融合算法,实现了和用户在多种场景下的实时交互。OPPO 这次也宣布将同步开放小布虚拟人定制平台,这之后会根据开发者的需求来演化出不同的形象(这意味着未来可能会看到客服、主播等形式的小布虚拟人)。

另外这次 OPPO 还重点介绍了健康业务。今年年初 OPPO 成立了健康实验室,重点研究领域覆盖了睡眠、运动、心血管健康和远程医疗等。OPPO 希望基于传感器、算法和数据科学,通过对用户日常的健康状态进行评估和监测,实现长期、连续的数据模型,从而推动传统的应对型医疗向主动的预防型医疗转变。

为此 OPPO 推出了 Health Research Kit,这套工具套件提供了健康数据采集、分析、服务触达在内的完整闭环,助力健康行业的从业者和开发者。包括这次 OPPO 宣布将和阜外健康生活方式医学中心启动“基于连续体征监测的生活方式干预在高血压及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合作课题,这也是基于 Health Research Kit 框架来实现的。

一些数据

OPPO 在持续强调“全面开放软硬件能力,赋能开发者与创作者”的目标,这次活动上 OPPO 也介绍到了相关的一些数据:目前全球 ColorOS 用户已经超过 4.6 亿——开发者实际上是面向的这样的用户规模。而在 OPPO 开放平台,目前已经有超过 20 万开发者,平台应用与游戏的月活用户已经超过 4.5 亿,月分发量已经超过了 165.4 亿。

OPPO 也在支持平台的内容生产。目前 OPPO 平台上已经有超过 50 万内容创作者,资讯月分发量超过 1127 亿。

关于接下来,这次 OPPO 互联网事业部总裁赵梁宣布了全新升级的引力计划:2022 年 OPPO 将投入和开放 10 亿资源,在新应用首发、多终端支持、高品质合作 3 个方向打造长期激励计划,并将针对新设备、新系统、新特性适配计划发布不定期的现金任务激励体系,希望进一步和开发者、创作者一起推动增长共赢。

评论提交成功!通过后将出现在下方评论区。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