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百鸟朝凤》出品人方励下跪请求院线增加排片的举动,映射出了国产艺术片在商业片独大的中国电影市场的尴尬境地,虽然这一跪最终让《百鸟朝凤》的票房达到 8690 万,但这一做法本身也带来了不小的争议。
即将在 3 月 24 日上映的《八月》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因为同天上映的还有好莱坞商业大片《金刚:骷髅岛》,用出品人亚宁的话说:“金刚健硕的身材和《八月》里的小演员晓雷相比是巨大的反差,排片量也可能是巨大的反差”。亚宁的话不无道理,最新的排片信息显示,《八月》的预排映仅有 2.58%,不用说和《金刚:骷髅岛》的 53.8% 占比相比,就是和一众喜剧明星出演的《欢乐喜剧人》也相差近 10 倍。但亚宁说他会不下跪,跪也没有什么用,《八月》要做的就是用品质讲故事。
《八月》真正走入观众视线还是在去年的金马奖,作为一部此前鲜有人关注的国产艺术片,《八月》最终斩获了最佳剧情片和最佳新演员,而它的对手是此前呼声很高的《我不是潘金莲》。导演张大磊也一举成名,由于此前以拍摄服务性的微电影为生,《八月》的获奖还引发了国内自媒体的标题党风潮“一位打败冯小刚的婚庆导演”。
《八月》取材自导演个人的成长经历,讲述了上世纪 90 年代初期,国企改革、家庭改变后少年晓雷的成长故事(很像去年的《黑处有什么》)。由于张大磊是一位新人导演,他在电影中起用的也都是非专业演员,为了让演员体会当年的感觉,他把他们关在一个屋子里,每天看《新闻联播》、《篱笆女人和狗》、《东方时空》,让剧组像一家人一样生活,用本能去表现。
《八月》基本取材于张大磊童年的成长经历,充满了生活化的印记。他采用了艺术片惯用的黑白影像,力图还原那个纯粹的时代,也增加了影片的梦幻感。但也决定了这部本就没有太多情节起伏和戏剧冲突的电影,注定不是适合每个人的,参考去年底同样是黑白片的《塔洛》在院线的遭遇,想必即便顶着金马奖最佳影片的光环,《八月》也很难在票房上有所作为。
国产艺术片在国内院线持续预冷的境遇,让艺术片创作者和很多想看却不能看的影迷呼唤艺术院线的到来。就在去年 10 月,中国电影资料馆、华夏发行、暖流文化、万达院线、百老汇电影中心、微影时代联合发起的“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正式启动,全国重点城市共 100 个影厅保证每天至少放映 3 场由全国艺术电影联盟推荐的艺术影片,且每周至少保证 10 个黄金场次。在多年的呼吁声中,艺术院线终于有了实质性的进步。
这一次《八月》也成为了“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首次参与发行的艺术片。其实过往在北京、上海等地就有艺术院线的尝试,但其结果往往是以亏损收场。虽然国内观众多年来倾向商业片的观影习惯的确是一大原因,但不可忽视的是国内的艺术片质量本身也良莠不齐,很多并没有达到一定艺术水准的电影频频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观众对艺术电影的信任。
随着观众审美趣味的不断提升,艺术片依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创作者不应只靠呼吁院线和观众,还是要拿出质量过硬的作品。就像张大磊说的:“我还是尊重自己的感觉,感觉到什么地方就做什么样的片子。这样比较好。”
条评论
但凡如此影片,有机会都会捧场。
但凡如此影片,没机会也要创造机会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