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六(7 月 16 日)晚,台北电影奖在台北中山堂正式颁奖。和同在台湾、我们熟悉的金马奖面向所有华语电影和华语影人不同,台北电影奖的重心还是放在台湾本土的电影创作上,所有报名影片都规定导演必须具有台湾身份证或居留证,因此在参赛影片和获奖作品的名单上,能看出截然不同的两种倾向。
台北电影奖是不少小众、独立电影创作者和爱好者的“天堂”,对那些因为题材、资金或主创名气影响而没有受到太多关注的作品来说有格外的优待。入选类别分成了剧情长片、短片、纪录片和动画长片四个类别,作品本身的人文关怀意味也相对明显。
看看今年的奖项分布吧,女导演陈洁瑶的剧情长片《只要我长大》拿下了最大奖“百万首奖”,最佳剧情长片、最佳导演奖、最佳新演员奖、最佳剪辑奖也都被这部电影拿下,在电影本身、演员表演和技术类奖项上都有所斩获,也算得上是“一片横扫”了。但就类别和关注话题来说,“纪录片”和“台湾本土文化”是两个不容忽视的关键字。
《只要我长大》把视角对准台湾地区的原住民群体,讲述了原住民聚集的部落里一位行动不便的女老师开设课辅班的故事。因为陈洁瑶自己就是原住民,讲起自己生存环境的故事来情感相当饱满,虽说故事的走向都紧密围绕着“教育”这件事,但背后折射出的原住民生存困境也值得关注。奖项的评审们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觉得片子有诚恳和强烈的创作企图,但讲故事的方法并不晦涩艰深,以小博大的做法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更能代入自己的情绪。
《只要我长大》扣准了本土文化这个关键点,也是近几年来第一次从把百万首奖从纪录片的连庄中拉回到剧情长片的范畴里。台北电影奖以城市为主题,对纪录片的偏好由来已久,今年它们把卓越贡献奖给了台北市纪录片从业人员职业工会,足见这份鼓励和支持。
《日曜日式散步者》拿下了最佳编剧奖和最佳声音设计奖,在文本和技术两个层面都得到了肯定。而讲述壹传媒、黎智英和台湾传媒业发展的《苹果的滋味》则毫无意外受到了媒体们的偏爱,拿下了媒体推荐奖。
完整名单:
百万首奖:《只要我长大》
最佳剧情长片:《只要我长大》
最佳纪录片:《河北台北》
最佳短片:《禁止下锚》
最佳动画片:《撞击测试》
最佳导演奖:陈洁瑶《只要我长大》
最佳编剧奖:黄亚历《日曜日式散步者》
最佳男主角:黄河(《红衣小女孩》)
最佳女主角:许玮甯(《红衣小女孩》、《失控谎言》、《世纪末的华丽》)
最佳男配角奖:庄凯勋(《菜鸟》)
最佳女配角奖:简嫚书(《菜鸟》)
最佳新演员奖:陈宇、林晨皓、吴瀚业、小薰(黄瀞怡)、曹世辉、柯晓龙、林金郎、高靖榕、叶玮庭、庄春花(《只要我长大》)
最佳音乐奖:林强(《翡翠之城》)
最佳剪辑奖:陈建志(《只要我长大》)
最佳摄影奖:赵非(《左耳》)
最佳声音设计奖:黄亚历、澎叶生(《日曜日式散步者》)
媒体推荐奖:《苹果的滋味》
观众票选奖:《楼下的房客》
卓越贡献奖:台北市纪录片从业人员职业工会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