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着眼于大洋彼岸日程满满的男装周时,可能很少有人关注到同期举行的还有第 47 届香港时装周。由香港贸易发展局主办的本届活动声称“合共吸引来自 93 个国家及地区,约 18000 名买家进场参观采购”,但从媒体影响力来看,却只有 Taylor Swift 的同名品牌发布会博得了一点点新闻版面。
曾作为亚洲时尚潮流中心的香港,无论是地理还是经济环境都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但现如今,上海、北京国际时装周的影响力反超香港似乎已成定局。那么香港时装周是如何掉下“头羊”位置,走向颓势的呢?我们总结了一些原因,它们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释香港时装周为何日渐式微。
制造成本提高、创意缺失
香港时装周的衰落离不开客观环境的变化。随着上海为代表的大陆市场越来越开放,香港经济桥头堡的地位已经慢慢丢失。加上本土市场狭小和饱和、珠三角地区廉价劳动力红利消失等客观因素,背靠大陆供给的香港制造商们也丧失原先的竞争优势。
过去的香港时装周主要是经营东南亚参展商和采购商的生意,顺便扶持下香港本土的设计师。在中国人力成本提升、全球零售业低迷的今天,东南亚零售商们已经没有理由再选择比本土商家价格还高的中国厂商。
而在创意方面,香港时装周由于强调交易性质,香港设计师们已经习惯展示更具实穿性和商业性的服装,导致作品趋同、而缺乏原创性。与此同时,大陆本土设计师的眼界和设计风格越来越成熟,不管是创意还是商业运营都趋于稳定,勇于走出去的他们也获得了更多国际关注。
不善于变通
客观条件是死的,人却是活的,但香港时装周却不善于变通,把自己逼到了尴尬的境地。
香港时装周最大的主观问题就是定位偏差——不宣扬时尚和创意,反而对于交易会规模和成交额津津乐道,要把自己打造成覆盖亚洲的大型时装交易盛事却力不从心。前文说过,中国已经不具有人力优势和价格优势了,越来越多的品牌已经不再选择中国工厂代工。所以一个着重于“交易”而不是“展示”的时装周,必定是无聊乏味且收效甚微的。相比之下,北京的中国国际时装周已经获得梅赛德斯奔驰的赞助;上海时装周也是越发国际化,秀场直播、新媒体互动、showroom 一样不落,反倒做得比香港时装周更有趣。
说到底,香港有它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包容性,在商业模式、制衣管理上的传统优势仍然存在,香港时装周如果能够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摆脱掉当下陈旧的体制和模式,重新翻盘成为极具影响力的时尚盛事也不是没有可能。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