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初,故宫博物院上架了 2015 年的《故宫日历》,以“美意延祥年”为题,文字、图案选自字幅、图卷、碑帖等文物珍藏。这本从皇宫“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日历不仅历史文化气息浓郁,而且 66 元的价格相当“亲民”,引得很多人抢购。再看看玄武门附近故宫礼品店里售卖的纪念品们,Q 版帝后的钥匙扣、冰箱贴、摆件为主打,一眼就知道“来自故宫”,却很难让年轻人提起购买的兴趣。
国内博物馆虽然免费开放,但几乎都走高贵冷艳路线,很少主动亲近民众,所贩售的礼品也不怎么“走心”:千篇一律的书签、钥匙扣、印花帆布袋,做工平平,鲜有让人眼前一亮的地域特色或艺术魅力。于是,我们在思考这些出自博物馆的文化创意产品要怎样做才可以既有文化内涵、又接地气,能够让普通人愿意去购买。
▲《胤禛美人图》iPad 应用,在这里可以下载。
去年,故宫博物院开发了一款很受欢迎的 App——《胤禛美人图》。这款 App 以雍正十二美人图为主体,除了通过画中的物件介绍故宫馆藏和当时的习俗,还有雍正生平、美人身份、工笔仕女图的发展脉络等知识可了解。这种做法在香港艺术馆曾遇到过。虚白斋馆有国画展的时候,入口处会摆放一些可借不可带走的小册子,除了对当期主题和作品的介绍,还教你如何欣赏某幅立轴里起承转合的视觉线索、某幅手卷里可望可游的虚实路径。
与在藏品介绍词上堆砌大词,一味让你去感受玄而又玄的气韵、风骨不同,这款 App 帮你从构图、源流、细节之处技术性地去看明白一幅画作,对绝大多数非专业的参观者来说是非常实用且贴心的。
▲《紫禁城祥瑞》iPad 应用,在这里可以下载。
良心之作《胤禛美人图》之后,今年,故宫博物院推出了第二款 App《紫禁城祥瑞》。这次完全放下了庄严端肃的老学究身段,走“老顽童”式的卖萌路线,将文物影像与手绘卡通场景相结合,麒麟、凤凰瞬间“萌萌哒”,再一次获赞无数,还被调侃“好棒,还以为是台北故宫做的”。
无疑,台北故宫(国立故宫博物院)的文创商品一直做得很棒,是赴台游客最爱采购的纪念品,每年能为台北故宫带来 5、6 亿元的新台币进账。例如去年大热的“朕知道了”纸胶带,自去年七月推出至今,销售额达 3800 万元新台币。把康熙皇帝霸气的墨宝贴在封口处,实用的同时有那么点文化内涵、还有点幽默感,对于胶带来说这已足够。
▲苏州博物馆的秘色瓷莲花碗曲奇,在这里可以购买,售价 25 元一盒。
▲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的面具饼干。
相比于两岸故宫还在尽量“端庄地”普及着文物知识,内地博物馆已经“毫无节操地”加入了“吃货大军”。苏州博物馆首先推出了秘色瓷莲花碗曲奇,抹茶味的曲奇饼干在造型上接近那件国宝级藏品。包装嘛,看起来就是那种朋友做的手工饼干的包装水平。紧接着,三星堆博物馆推出了面具饼干,抹茶、草莓、黄油、巧克力四种口味连发,虽然还是饼干,但“舌尖上的博物馆”让很多不去博物馆的人也跃跃欲试。
此外,一些特色博物馆的产品能满足特定人群的爱好和需求,例如上海电影博物馆有各种以道具牌、胶带、看板为原型的小玩意儿;云南的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则专注于造纸,它既是博物馆,也是一座手工纸作坊。
▲高黎贡手工造纸博物馆由国内青年建筑师华黎设计,这座融入了自然和人文的建筑在国内外获奖无数。
平心而论,“博物馆出品”不可避免地带有商业印记,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作用也很微小,但正是从这种小地方可以看出一座博物馆对于传统文化是否真的了解和热爱,是否真的愿意拉近与民众的距离、向他们普及文物知识。
我们更愿意看到博物馆不再端着专业的架子,适当地“丢一丢节操”,能嬉笑怒骂、有亲和力地来创作和推广文化产品。起码不要像做书签、钥匙扣一样潦草敷衍,毕竟,这也是一笔可观的经济效益。
条评论
好像是 LKK 的提案?
带走几样国宝
吃吃吃
《故宫日历》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