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2014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一辑报道中,我们曾介绍过主策展人雷姆·库哈斯将 Fundamentals(本源)纳为主题,试图以回望的姿态,重新挖掘建筑的基本特质。这样的命题也让我们思考:中国建筑的本源是什么?
当战争与政治斗争的社会阵痛平息,中国建筑在新时代的拆与盖中,踏上大跃进式的发展之路。建筑成为商品,风格成为标签,从大举山寨的欧式城堡到 Zaha Hadid 开启的建筑军备大赛(库哈斯同样功不可没),中国建筑与建筑设计师们从疯狂走向冷静,寻找并提炼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建筑哲学。
故此,2014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国家馆策展主题《吸收现代性:1914-2014》或许正好给了中国建筑一个回顾、重新审视的机会。接下来,我们将带大家一览中国馆、台湾馆、香港馆以及澳门馆,看看两岸三地对现代性、对建筑、对人居空间的理解与想法。
中国馆
山外山
这个颇有着玄学意味的主题来自本届中国馆策展人、《城市中国》杂志创刊主编姜珺的构思,他协调多相工作室、OPEN 建筑事务所和 URBANUS 都市实践建筑事务所三个团队,完成了百年中国建筑的四大总结——生、长、收、藏。从军械库油库的室内空间,再到室外的处女花园,策展团队设计了一种螺旋形的观展格局,层层递进,微观到宏观,“每一次尺度的放大都形成一种累进的气势,其实就是‘山外山’的气象。”
延伸阅读:“中国建筑之不变:家国天下,道法自然”
▲“山外山”的关系法则。
▲策展团队用中国的方型矮凳,构筑成脚踏、方桌、案几、书架等家具群落。从小见大,异质同构的中国建筑体系在此破解。
台湾馆
家中的小城市:台湾制造
中国馆在总结文化历史中的宏大格局,台湾馆的表现则像则轻松的小品一样易懂,策展人赖彦吉在普里奇欧尼宫内,竖起 9 个巨型建筑单元,以“应酬之屋”、“粪便之屋”、“外观圣坛”、“睡眠之屋”、“工作之屋”、“愉悦之屋”、“炼金术之屋”、“学习之屋”、“人间乐园”为题,将平凡的建筑机能作概念分析与整理,挖掘台湾人在饮食、睡眠、娱乐等生理及交际行为背后的深刻意义。
香港馆
建基香港 三角四方 1984-2044
叶长安、刘珩、符展成组成的香港馆策展团队将眼光投向了 1984 年中英联合声明签署后的香港变化,并采用“电影 × 建筑”这种跨媒介的方式,于一动一静中呈现出这 30 年来,香港和珠三角地区都市化的建筑发展以及人文风貌。中国大陆的经济崛起、中环天星码头事件后,港人建筑保育意识的提高……香港正处在世界与中国大陆的夹层中,不得不审视起自我来。
“广州、深圳、香港和澳门在不同历史阶段中所呈现的浮躁或淡定,快速或缓慢,普通或独特,以及颠覆或保护,构成了一个非常有趣也令人深思的立体动态画面。建筑师和规划者政委社会解决矛盾,抑或制造新的争端?”策展人刘珩教授向威尼斯发出了疑问,并试图借助全世界的智慧,寻找某种答案。
这里送上三则香港馆的主题视频,通过影像,你会更容易了解香港建筑面临的处境以及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建筑篇:
由曾志伟、钱小豪等香港明星出演的电影篇:
澳门馆
开心前地
这是澳门地区首次参加威尼斯建筑双年展。昔日的葡国统治为这座人口密集的小城留下许多异域风情,主题中“前地”一词便来源于葡萄牙语“Largo”,意指当地居民日常生活及举办节庆的重要场所。 “Low Stool?Yes,More!”、“From Below To Above”、“ Listen To The Heart”及“The Added Layer”四个部分,以各个具有本澳特色的建筑元素为线索,串起这方小城的文化底蕴和居民的生活痕迹。旧城与新镇并存,中西方文化交融,“开心前地”以一种积极、生动的表现形式,道出当今澳门的建筑故事。
▲Nino Soares 带来的空间装置“The Added Layer”,展示了人口稠密的都市建筑上往外推开的铁窗。
▲建筑师 Ryan Lai 在澳门咖啡档的矮凳上发现背后的社会价值。
▲在 From Below To Above 部分,João Ó 展示的 3D 壁纸图案提取自道教寺庙以及基督教建筑墙壁上的花纹元素。
看完中国及港澳台地区的主题述求,接下来看看中国个体在本届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上的表现。
MAD 建筑事务所
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
马岩松主持的 MAD 建筑事务所将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搬到威尼斯老海军造船厂,这里也是威尼斯建筑双年展平行展暨中国城市馆首展“穿越中国 - 北京”的展演现场。传统中国画里的高山流水、蜿蜒小路以及磅礴的湖面在 MAD 手中幻化成未来建筑集群,自然与现代融合成一种全新设计语境。宛若高山的混凝土建筑成为画中远景,内部景观的树与水成为画中近景。远近虚实,在这里全部具象化,整个街区构成一幅未来的桃花源画作。
▲南京证大喜马拉雅中心效果图,预计将于 2017 年完工。
艾未未
永久自行车
今年双年展期间,Lisson 画廊特地邀请了艾未未、Anish Kapoor、Richard Long 等 19 组艺术家参与双年展平行展“Genius Loci(精神场所)”创作。艾未未将他著名的《永久自行车》装置搬到威尼斯,1179 辆永久自行车钢架构成的三维模块环环相扣,以震撼的场面塑造出中国人集体前进的意象。
诚然,比起上百号中国艺术家奔赴威尼斯艺术双年展所引发的“中国热”,中国军团在建筑双年展上的表现只能算及格,影响力也非常有限。中国建筑曾在过去的一百年里,遭遇了破坏与迷失,而现在,中国的建筑设计师们正在努力夺回话语权,建立属于当代中国建筑的审美体系。未来 30 年,或者更短的时间里,我们希望看到世界建筑界也能掀起“中国热”。
2014 威尼斯建筑双年展
展览时间:截至 11 月 23 日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