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家用品品牌 JIA 的创办人回忆起二十五年前的创业之初,那还是“黄面孔等于抄袭”的年代,想要见识世界的中国设计师走近欧洲国际家具大展的展位时,都要深呼吸做足心理准备,因为黄面孔的出现,会让那些品牌大厂马上变脸,“客气一点的会问你是否需要帮助,不客气的直接说我们不欢迎你。”直到近些年,情况才开始好转。
前不久结束的米兰国际设计周上,朱哲琴发起了一个名为“中国设计 世界看见”的展览,邀请两岸三地的设计师带来他们的作品,给世界呈现有当代精神的“中国原创设计”,其中不乏张永和、吕永中、宋微建、陈幼坚、张雷等知名设计师。
如同朱哲琴在展览开幕中所希望的:“未来的 30 年是‘重塑中国精神’、向世界贡献‘中国创造’的时代。”怎样将中国人的生活智慧融入设计作品中、并且能够被全世界人所认同,什么才是“最中国”的设计,这次中国设计师们的作品似乎给出了答案提示。
▲张永和与 JIA 的合作案“家当-锅碗瓢盆系列”。剖开的半片葫芦是旧时舀米用的,做成餐盘,表达了对衣食富足的祈愿。
▲今年的双海报设计。
从参展的设计作品中,能很强烈地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至少是中国文人家具对于设计师们的影响:天圆地方的圈椅、多宝格式的书柜、榫卯结构……其中相当一部分设计都沿袭了明清家具严谨优雅的气韵,带着古老中国的“天人合一”智慧。
即使它们是全新的、甚至完全使用外国技巧的,你还是能一眼看到传统文化的精髓。这更像是一种植入血缘的联系,被作品一遍遍阐述,即设计中的“继承”或者“延续”。
设计作品永远是设计师的镜子,它折射着设计师的意识。虽然每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经历,但作为一个中国设计师,不免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然后有意无意地表达到自己的作品中。即便创作手法再西化,也不可能回避自己的文化身份。这些,都将是设计师们偏好传统文化元素的原因。
▲吕永中的作品:琴桌。
▲卢志荣的作品:圆柜。
▲宋微建的作品:宋明圈椅。
▲郭锡恩和胡如珊的作品:紫砂茶具-茶壶。
▲石大宇的作品:竹制圈椅,完全榫卯结构。
但做现代设计,更重要的是站在一个理智的角度,来看传统设计风格对自己的影响,再善加利用。
并不是作品中贴上了标志性中国元素,它就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更重要的是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作品的灵魂,抛弃外形、材料、工艺的束缚,让作品看不出来自哪个国家、但依然对生活有用,这才是消费者们所喜闻乐见的设计作品。
▲张雷的作品:“露”系列之茶几。
▲陈大瑞的作品:寒江雪。
▲朱大象的作品:木墩。
可惜的是,那些借作品向传统文化致敬的设计师们,难免出现失误之作。或许有的并没有深刻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对它处于一种表面的、零碎的、符号性的理解,只能做一些造型的、功能的简单复制;有的则不慎选用了一种不太恰当的设计语言去表达;又或者概念是很好的,但在一些细节处理上不够人性化——很遗憾地,展品中也有让人兴趣缺缺的。
▲海上青花的斗笠椅。
▲朱放的作品:实木概念桌。
这一场“中国设计 世界看见”的展览,在米兰设计周上吸引了大量目光。他们第一次审视如此集中展现的、来自中国的设计作品,中国设计也第一次如此隆重地表现出自己——即使在国内有些设计师看来,米兰设计周上的展位也不过是花几万就能买到的,并不屑参与。
可以大大方方拿给全世界看的中国设计,不仅是需要用现代设计语言来演绎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让“传统”在成为外在表征时,也能成为中国设计的实质内涵、消费者可以细细品味的故事或情感寄托。
不管有几千年的历史、多么深厚的文化传统,设计,终究是要表达当下生活的;而中国的当下生活里,已经蕴含了几千年的记忆——这,才是中国出给她的设计师们的难题。
相关阅读:2013 米兰设计周上的部分设计
《雕塑般的秩序之美,来自 Zaha Hadid 的座椅设计》
《乐高堆砌的“水晶城堡”,Tobias Tøstesen 手工制作吊灯》
《未来酒吧之旅:Heineken 亮相米兰设计周》
《纯净之美:来自建筑师的时尚野心》
条评论
喜欢那种简洁朴实的感觉
刚刚前些日子看了当前中国的家具设计
太师椅这个设计感太弱了...还不如同学的毕业设计....
Jia的产品的确有我们自己的风格,是中国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想结合的好的开始!
该是创造时候了,国内山寨太严重,要改变下